(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剛結束的冰雪賽季中,多支中國冰雪隊伍外訓外賽是常態。各支隊伍不僅利用參加國際賽事的機會打磨實力,更能了解對手和自身的位置,通過在國外的不同場地、賽道和環境的磨煉來積累實戰經驗,也是外訓外賽重要的意義所在。
借助國外現有的比賽平臺,豐富球隊的賽事資源,為中國冰球走上崛起之路提供了極大助力。由于國內的聯賽機制尚未建立,中國冰球國家隊以俱樂部形式參加國外冰球聯賽的嘗試,在北京冬奧周期取得了一定成效。進入米蘭周期,冰球的“國家俱樂部”外訓模式得以延續。以國家隊球員為班底,輔以海外球員和外籍球員的男女兩支俱樂部隊參加了大陸冰球聯賽和俄羅斯女子冰球聯賽,在高水平的聯賽中磨煉球技,提高水平。男隊一個賽季能夠打60場常規賽,女隊常規賽的場次是36場。通過外訓外賽,隊員們在技戰術水平和實戰經驗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以鍛煉新人、積累經驗為目標的中國短道速滑隊本賽季在國外參加了6站世界杯和四大洲錦標賽、世錦賽,年輕隊員逐步適應國際賽場的競爭氛圍,在外賽中提升了隊伍的整體實力。
冰上項目外訓外賽的意義更多在于獲得與世界強手同場競技的機會,而雪上項目在國外不同比賽場地和環境經受考驗是他們的收獲。
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的隊員們通過參加世界杯和世錦賽,在各種不同條件下的場地進行訓練和比賽,積累了不少經驗。領隊王振表示,這個項目比拼的是運動員的跳躍難度,而比賽場地對于運動員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的訓練場地氣溫通常在零下,阿爾山訓練場地的氣溫甚至低至零下30攝氏度。而在國外的比賽場地,有時氣溫會在0攝氏度以上。溫差、地形差異導致了比賽時的環境因素多種多樣,外訓的意義不言而喻。
雪車、鋼架雪車、雪橇三支車橇項目隊伍每年一到賽季,便開始輾轉多個國家開始漫長的外訓外賽。在北京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沒有建成之前,車橇項目隊伍的滑行訓練全部要依靠國外賽道來進行。如今雖然延慶賽道成為車橇項目的“大本營”,但到了賽季,隊伍仍會在國外訓賽數月。不同級別的比賽讓隊內的新老隊員都有適合自身水平的參賽機會,隊員們也通過在國外風格和難易程度不一的多樣性賽道滑行,磨煉自身的滑行技術。
雪車世界杯上應清奪得一枚女子單人車銅牌,這是中國雪車隊首次站上世界杯領獎臺。通常在比賽開始前一周,應清就會到場地內實地觀察、熟悉賽道,賽后,她會和教練組一起觀看視頻,探討每個彎角的處理,甚至每個細微的抖動。在國外賽道訓練比賽是隊員們不斷提升競技水平,向世界一流運動員靠攏的必經之路,“我們不能只專注于延慶賽道,需要多‘走出去’和‘比出去’,才能促進運動員更快提高?!变摷苎┸囮犼牴芾泶奚赫f。
標簽:
全國武術青少年織金集結提升“武力值”
中國冰雪隊伍在外訓外賽中成長
拳擊全國錦標賽產生四強
中式臺球超級大獎賽開桿
中國籃球公開賽大區賽開打